诗词大全

《丰干寒拾赞》

道兮无贫,德兮有邻。
五峰双磵,谁主谁宾。
相靠而睡也,象王回顾。
相呼而笑也,狮子嚬呻。
噫,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丰干寒拾赞》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啊,没有贫穷;
德啊,有着邻舍。
五座山峰,双磵相依,
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彼此依偎而眠,像王者回首;
相互呼喊而笑,像狮子皱眉低声呻吟。
唉,没有领悟这个意境,
修行者的苦辛是徒劳的。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富的境界。诗人通过对道德和修行的思考,表达了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德行和与他人的亲近。诗中的五座山峰和双磵象征着世间的多样性和互助的精神。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并不重要,彼此相互依偎、互相呼喊而笑,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友爱。然而,诗末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者的辛苦和徒劳的感慨,暗示着实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

赏析:
《丰干寒拾赞》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思,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内心的丰富。通过山峰、磵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爱的重要性。诗词中的两个问题:“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和“修行者的苦辛是徒劳的”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修行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思索。

  • 《喜赦》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 《即事》

    无端梅潦肆鸣渠,官舍萧条似僦居。把酒厌谈天下事,挑灯频读故人书。吏抄诗懒多讹字,僮治餐迟少嫩蔬。浊世炎蒸方郁郁,庭前新草不令除。

  • 《次韵二首》

    几载江湖兄弟心,老夫吟了听君吟。休论聚散时难易,要识推敲意浅深。书静床头便竹简,风清墙角度松琴。山灵应是驰山檄,知向孤山何处寻。

  • 《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映花急把玉交杯,凤扫残香已几堆。酷爱岂惟公假借,惯曾御苑见花来。

  • 《招隐(五首)》

    浮景无根株,逝川不可留。昨日□草春,今朝蓬梗秋。鼎食岂不美,鸩毒潜戈矛。华轩岂不贵,长路能摧筜。子胥弃吴江,屈原赴湘流。韩彭竟菹醢,萧樊亦累囚。何如张子房,脱屣万户侯。深韬黄石略,去从赤松游。

  • 《书情寄诗友》

    默默谁知我,裴回野水边。诗情长若旧,吾事更无先。芳草人稀地,残阳雁过天。静思吟友外,此意复谁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