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
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
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
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这首诗词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奉和刘侍郎司徒奉诏伐叛书情呈宰相》。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
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
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
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诗意:
这首诗是权德舆以奉和的方式,向唐代宰相刘侍郎司徒奉呈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刘侍郎的敬佩和赞美,并向其表达了对伐叛的事业的支持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笔者对刘侍郎司徒的景仰之情为主题,展现了刘侍郎的崇高地位和出色的才能。首两句"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用玉帐和黄枢来比喻刘侍郎的地位崇高,元侯表示其高位,上宰则表示其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接着,诗人声称自己的诗词超越了情感和文学的范畴,而是表达了对刘侍郎庙堂政务的支持。"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表达了作者的诗词超越个人情感,服务于国家大业的追求。
诗的后两句"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表达了作者对刘侍郎伐叛事业的赞赏和祝福。震耀恭天讨,表示刘侍郎英勇正直地讨伐叛逆,严凝助岁功,表示刘侍郎的严谨和才干将助其在岁月中取得更多的功绩。
最后两句"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描绘了刘侍郎的雄风和英气。画麟阁是指宰相的官署,行看画麟阁表示诗人对刘侍郎的仰慕之情。凛凛有英风则表达了刘侍郎的威严和英勇的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和祝福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刘侍郎司徒的敬佩和对其伐叛事业的支持。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刘侍郎的高贵地位、出色的才能和英勇的气概。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