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御製皇太后恭谢太庙》

圣哲因心迈古先,亲裁礼乐定牺牷。
祼成文母膺鸿佑,永指南山比寿年。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奉和御製皇太后恭谢太庙》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哲因心迈古先,
亲裁礼乐定牺牷。
祼成文母膺鸿佑,
永指南山比寿年。

诗意:
这首诗词是夏竦以皇太后的名义所写,表达了对太庙(皇室祭祀神庙)的恭敬和感激之情。诗中提到了圣哲(指皇帝)因其崇高的品德和智慧,继承了古代先贤的遗志,亲自主持修建太庙,确立了礼乐制度和祭祀仪式。这些举措使皇家文化得以充分发扬,皇太后成为了文化的守护者,受到神明的保佑,也预示着长寿如南山比寿。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重而恭敬的语言,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皇帝智慧和领导力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古典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象,展示了宋代皇家的文化繁荣和统治者的高尚品德。通过夸奖皇太后的贤德和对南山比寿的祝愿,诗人向读者展示了皇家的荣耀和长久的统治。

整首诗词体现了宋代皇家文化的特点,强调了礼仪和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对人民的恩泽。夏竦通过这首诗词,向皇太后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皇家文化的庄严与荣耀。

  • 《已亥杂诗 196》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 《句》

    百花将尽牡丹坼,十雨初晴主液春。

  • 《次韵邵子文感春之什》

    海内风尘涨,人间日月忙。鬓霜催晚景,杯蚁负春光。闻道花成锦,空怜鸟似簧。眼前朱墨乱,无处话愁肠。

  •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旧居缑山下,偏识缑山云。处士久不还,见云如见君。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青谿开战场,黑谷屯行军。遂令巢由辈,远逐麋鹿群。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

  • 《湘君祠》

    鸟鼠荒庭暮,秋花覆短墙。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萧萧竹间泪,千古一悲伤。

  • 《宿资福院》

    月明写炤寺林幽,最是江湖入念头。衣染炉烟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山星几点躔官舍,僧院百年过客舟。封事未投圣主意,长安此夕亦多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