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辂巡河右,天威讋鬼方。
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偃革边关静,回鑾海县康。
欣陪從臣末,归跸奉高骧。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奉和御製契丹出境将议回鑾五言六韵诗》是宋代杨亿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戎辂巡河右,天威讋鬼方。
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偃革边关静,回鑾海县康。
欣陪從臣末,归跸奉高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杨亿奉和御製,赞颂了契丹出境将士们的英勇和功绩。诗中描绘了将士们驾着战车巡视河道右岸,展现了他们的威武和威严。他们的天威震慑了边境的敌人,使鬼方(指契丹)感到敬畏。
诗中提到五个军营开设了细柳(指行军道路),三道军令使寒霜凛冽。这表明将士们行军整齐有序,秩序严明,军纪严明。他们的军容威严,让敌人感到畏惧。
诗中还描述了将士们所创造的安宁局面。氛祲(指战争的阴霾)消散了千里,他们的声名辉煌散布到了八方。他们的灵旗在风助下顺利前行,黄道(指黄河)的太阳也因他们的功绩而显得祥瑞。边关处战火已经平息,回鑾(指皇帝的行宫)和海县(指边境)都恢复了安宁和安康。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欣喜之情,他愿意陪同君主(從臣末)一同归跸(回到都城)并迎接凯旋的将士。他们都将庆贺胜利和和平的到来,以及将士们的英勇和荣耀。
这首诗以简洁、铿锵的语言描绘了契丹将士出征和凯旋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欢庆。通过赞美将士们的英勇和功绩,诗人展现了宋代朝廷对将士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气势磅礴,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无畏,以及和平的来临和人民的喜悦。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公子风流更可人,仙家问讯柳湖春。烦公瓮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尘。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嘻其孰使然,险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