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御製滋福殿清醮圣祖天尊大帝尊像瑞应》

宸闱启瑞场,祇畏感穹苍。
紫幄威神格,清宵景曜彰。
霓旌承宇列,仙骥度云翔。
肸蠁停滞不前霞辔,歆馨挹凤觞。
萝图千叶固,山寿万龄昌。
玉籥流宸唱,函蒙播美祥。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奉和御制滋福殿清醮圣祖天尊大帝尊像瑞应》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祝福之情,并描述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以及皇帝的威仪和吉祥之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场面庄严肃穆。作者以华美的辞藻描绘了帝王的尊严与威仪,以及仪式的盛况。诗中提到了紫色的帷幕和神圣的灯火,昭示着皇帝的尊贵地位。仪式上的旌旗随风飘扬,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统治的广袤领土。祭祀仪式中还出现了仙马飞驰的景象,形容皇帝的威严超凡脱俗。而皇帝享受美酒的场景,则展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

整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描写方式,将皇帝的尊严和帝国的繁荣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仪式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皇帝的崇敬和祝福之情的表达,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宋代宫廷的庄严和皇权的无比荣耀。

中文译文:
《奉和御制滋福殿清醮圣祖天尊大帝尊像瑞应》

宸闱启瑞场,祇畏感穹苍。
紫幄威神格,清宵景曜彰。
霓旌承宇列,仙骥度云翔。
肸蠁停滞不前霞辔,歆馨挹凤觞。
萝图千叶固,山寿万龄昌。
玉籥流宸唱,函蒙播美祥。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描写方式,展现了宋代宫廷的庄严和皇权的无比荣耀。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祝福之情,以及盛世繁荣的景象。整首诗气势恢宏,使读者感受到了皇帝的尊严和帝国的辉煌。

  • 《茗地源》

    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陆羽傥曾经此地,谷帘安得擅佳名。

  • 《{上艹中大下虫}》

    壁间吟不待秋时,吟苦中宵动客悲。劝汝不须催妇织,家家五月卖新丝。

  • 《高峰庵》

    予尝登高峰,近瞰碧溪坞。老松如卧龙,夹道忽腾翥。危梯过百折,直下看云雨。善导有遗踪,十佛从口吐。岁久缺其三,尘埃谁复数。佛寿倘能读,佛像谅可补。绕山行道迹,会转坦无阻。中休有磐石,蔽日多林莽。安得德山流,来为此峰主。结茅孤顶上,端坐诃佛祖。

  • 《木兰花慢 送史诚明总管还洛阳,春日饮饯任》

    爱春光淡沱,歌吹暖,竹西亭。正花簇金鞍,香翻雪树,碧酒同倾。谁将翠帷双卷,拥红妆、临水照娉婷。缥缈凌波仙子,依稀罗袜尘生。使君高兴动青冥。心事怯流莺。对如画江山,一时豪杰,湖海交情。自怜鬓华如此,且相逢、一笑惜飘零。明日河阳客舍,春风柳色青青。

  • 《登武林高峰》

    千寻堆冷碧,极顶绝尘踪。雨霁闻清籁,云开见别峰。落泉喷怪石,惊鸟入深松。吟罢凭栏久,遥天起暮钟。

  • 《听雨》

    听尽灯前细雨声,声声总是别离情。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