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是一首唐代李端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幅游览南城别业的景象为主题。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元丞侍从一同参加宴会的情景,赞美了诗人家中的景物和美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家庭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和家庭和谐共处的画面。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赏析:
-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诗人在家中的池塘边,与元丞侍从一同参加宴会。垂朱指的是宴会上使用的红色帷幕,领孙子表示诗人亲自招待客人。
-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诗人献上寿礼,寿礼象征着长寿和吉祥。回龟是指回首时诗人看到了池塘中的乌龟,寓意着长命百岁。和羹是一种美味的汤羹,跃鲤香表示食物的鲜美。
-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高松和平石是诗人家中的景物。高松指的是高大的松树,先草晚表示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松树上。平石指的是平静的石头,助泉凉表示石头帮助泉水保持凉爽。
-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馀橘指的是剩下的柑橘,期相及表示互相赠送。门生有陆郎表示诗人家中有一位叫陆郎的学生,在这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和谐、宁静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书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逗引灵童,惺惺洒洒。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