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信所适,落日望九州。
青山满天地,何往为吾丘。
贫贱身秖辱,富贵道足羞。
涉句谅如此,惜哉去无由。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凤凰山》
驱马信所适,
落日望九州。
青山满天地,
何往为吾丘。
贫贱身唯辱,
富贵道足羞。
涉句谅如此,
惜哉去无由。
中文译文:
骑着马匆匆前行,
落日中远眺九州。
青山覆盖大地,
我将何去寻找我的丘?
贫困和卑微只会带来耻辱,
富贵和权势只会令人羞愧。
领悟这些句子的意义,
可惜啊,我不能继续前行。
诗意和赏析:
《凤凰山》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以驱马行进、落日望九州等景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词的开头,诗人骑马行进,向着未知的目的地前进。落日西沉,他远望着九州大地,展现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决心。
接着,诗人观赏到青山连绵绵延,覆盖了整个天地。这里的青山象征着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和人际关系。诗人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要去何处,寻找怎样的归宿。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贫贱和富贵的思考。他认为贫穷和卑微只会给自己带来耻辱,富贵和权势也只会让人感到羞愧。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抒发情感的遗憾。他认为自己能领悟这些句子的真正含义,但却无法继续前行,去寻找真正的归宿。这种无奈和遗憾使得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凤凰山》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思索。诗词中融入了王安石独特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清铎中天籁,哀鸣下界秋。境闲知道胜,心远见名浮。岂念乘肥马,方应驾大牛。自怜蓬逐吹,不得与良游。
帝忆庐山万玉妃,狂风浩荡唤春归。繁华过眼一朝尽,惟有珍禽无数飞。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挥袂故里远,悲伤去住心。
济洹之水。赠我以琼瑰。归乎归乎。琼瑰盈吾怀乎。
小楼春映远山横。绿遍高城。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数声弦管忍重听。犹带微酲。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绿竹寒天笋,红蕉腊月花。金绳倘留客,为系日光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