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来从仕国中,多时竹马闹儿童。
争言记壁崔斯立,今属诗家姚武功。
一节清如金掌露,十分明似水晶笼。
先声已好官为易,飞鹗联翩遇顺风。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奉饯万安赞府兄长之官》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客人来到国家中从事官职的场景,同时也回忆了过去童年时期与兄长的欢乐时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来从仕国中,
多时竹马闹儿童。
争言记壁崔斯立,
今属诗家姚武功。
一节清如金掌露,
十分明似水晶笼。
先声已好官为易,
飞鹗联翩遇顺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宾客来到国家中从事官职的场景,同时也勾起了诗人对童年时与兄长相处的美好回忆。
诗词以"有客来从仕国中"开篇,描述了一位客人抵达国家,准备从事官职的情景。"多时竹马闹儿童"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兄长在童年时期的亲密关系和欢乐时光。这里的"竹马"指的是童年时期的玩伴,暗示着诗人与兄长的深厚情谊。
"争言记壁崔斯立"这句借用了历史上古代士人崔斯立的典故,意指诗人与兄长在学习中积极争论,为了争夺知识的殿堂而努力奋斗。"今属诗家姚武功"则表明诗人姚勉如今已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以他的才华和努力成就了自己的文学事业。
"一节清如金掌露,十分明似水晶笼"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姚勉的诗才。金掌露和水晶笼都是宝贵的珍品,用来比喻姚勉的诗歌作品。金掌露代表着诗词中的清新和纯净,水晶笼则象征着诗词的明晰和透彻。
"先声已好官为易,飞鹗联翩遇顺风"这两句表达了姚勉在官场上的成功和顺利。"先声已好官为易"意指姚勉在文学方面的声誉已经为他在官场上的晋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飞鹗联翩遇顺风"则比喻姚勉在官场上如同飞鹗般自由自在地飞翔,并且得到了顺风的助力,顺利地迎接了官场上的机遇。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个客人来到国家中从事官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儿时与兄长的美好回忆,并表达了诗人姚勉在文学和官场上的成就和成功。整首诗词充满了温情和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未来的积极态度。
琼琚锵锵,玄衣绣裳。荐嘉升香,粢盛芬芳。礼你莫愆,鼓钟喤喤。曾孙之常,绥福无疆。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犀象本安山海远,楩楠岂愿栋梁材。伏波病困壶头日,应有严光入梦来。
梅雨成霖味已甘,淋淳更久恐难堪。风雷几昼起平陆,星斗一宵移下潭。万畛针芒青曳曳,千山鳞羽绿毵毵。老夫晴雨不关念,心醉青编维日酣。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天边久下紫泥书,日日东津望使车。最爱小儿骑竹马,也随迓吏过桐庐。良民吐气心方快,宿弊盘根力为锄。只恐声名满朝著,春坊宾客又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