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深寂无声,旁岸时虢虢。
推篷细听之,乃是石间滴。
固知水之鸣,多出石之激。
如何厌喧人,罪水不罪石。
吾在水石间,雅性虽嗜默。
鸣非吾敢嫌,激非吾敢责。
奉解水石纷,两各适其适。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奉解水石纷》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水深邃无声,河岸边时而有涟漪波动。我轻推船篷,细细倾听,只听到滴水声从石缝中滴落。我深知水声多是被石头所激发出来的。为何要怨恨喧嚣的人,却不责怪那水声的石头呢?我在水和石的相间之间,虽然性情喜欢沉默,但并不因为水声嫌弃它,也不因为石头的激动而责怪它。我虔诚地倾听水声,默默地感受石头的激荡。我奉行着水和石各自的本性,它们各自适应自己的境遇。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江水和石头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声音的感悟和对事物本性的理解。诗中的江水深邃寂静,暗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深远。而石头的滴水声则点出了水和石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水声是石头的激发之下产生的。作者以此启发人们要善于倾听,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细微之处,而不被人们的喧嚣所干扰。作者坚持认为水和石各自有其独特的本性,而他自己也愿意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雅性和内心的平静。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和对宁静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水声和石头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类相处之道的一种思考。整首诗词充满了宁静、静谧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静,引发对自然界和自身的深思。
鬓发萧萧牙齿疏,耄荒不记兔园书。有时待月□□榭,蓦地看花命小车。早慕两龚辞病去,晚从二仲卜邻居。阿戎解执牙筹耳,嵇阮中间却顿渠。
当年瑞雪多盈尺。今年仅有些儿白。天欲兆丰年。须教趁腊前。南枝初破萼。风味浑如昨。快与泻银瓶。寒醅醉易醒。
浚哲惟皇。绍熙有晋。振厥弛维。光阐远韵。有来斯雍。至止伊顺。三台摛朗。四岳增峻。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来禽青李不待熟,杜上作酸能晚黄。期与虀盐同事业,每因烟雨长风光。丹心只有帝心识,苦口宁为众口尝。掷弃道旁同敝帚,有人负鼎去干汤。
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夜船声欸乃,肠断愁不眠。一声三四咽,掩抑含凄切。宛转断复连,尽是伤离别。两月江头程,杳不闻此声。身游荆渚路,梦到湖州城。但闻空山女儿呼,不见前溪渔父鸣。今朝撁头上,忽作吴歌唱。初声与后声,一一浑悲怆。问汝何所得,昔棹吴中航。吟得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