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小池塘。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风流子(大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绿小池塘。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个小池塘为背景,描述了一个优雅风流的场景。在这个小池塘中,微风吹动着窗帘,夕阳的斜影在其中舞动。过去那些羡慕富贵的人,去了又回来,老时的燕子还在巢中筑巢,周围的土花开得缠绵不绝,古老的莓墙依旧存在。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绣阁中的凤帏多么深沉,曾经听过美妙的丝簧音乐。想要说话又止住,担心言语会使美好的感情破裂,还没有歌唱就先咽住了,愁苦近在清酒杯旁。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远方已经知道你换上了新的妆容,敞开红漆的门户,应该自己去等待月亮升起时在西厢房中相会。最痛苦的是梦魂,今夜无法到达你的身边。不知道该何时说出心声,美好的音乐被保密,把秦国的镜子寄给你,偷偷换取韩国的香气。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天地之间就让人们相聚在一起,一瞬间的相见有何妨碍。
这首诗词以细腻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风流生活的向往和情感的困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心灵交流的渴望。整首诗词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精湛艺术表达能力。
欲望锺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西冈独上每舂容,天接危亭四面风。万室鳞鳞归眼底,一峰岌岌倚云中。地灵人胜风流古,石秀山回气象雄。曳杖频来无别意,喜观禾麦又年丰。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诗犹传。至今鄞人怀片纸,如护圭璧珠玑然。陈生少壮曾入室,妙处已觉墙及肩。岸痕树影彷佛地,云阴雨气冥蒙天。寒禽立背渡浅水,野葑没足行淤田。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醮甲宝杯浓。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