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风瀑竹(元宵)》

阁住杏花雨。
便新晴、等间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
诮一似、君仙府。
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
又何啻、列千炬。
晚来乍觉阴盘固。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
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慨鸣镝、已无宫武。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荣旧恨,为谁赋。

作者介绍

牟子才,字存叟,号存斋,井研(今属四川)人。牟桂子,宋代官吏、学者。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调洪雅尉,监成都府榷茶司卖引所。理宗宝祐元年(1253),以军器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累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度宗即位,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殴学士致仕。有《存斋集》,已佚。其子牟郧亦为学者,著有《陵阳集》,其孙牟应龙亦为学者,人称祖孙三才人。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住在阁楼的杏花下,最近刚下过雨。雨停后,悄悄地勾起了人们的兴致,香车飘过,化成了浓浓的雾气。在月光的照耀下,箫声和凤凰的歌声传得很远,轻柔的音乐绕梁。仿佛是在仙府里欢迎众人。天意仿佛顺着人的愿望变好了,星桥渐渐显现,月亮像珍珠一样落在水面上。又好像有千千万万的火炬点亮了。夜晚来了,感到阴暗笼罩着。人们在欢笑中继续享受美酒和音乐,瓷瓶和丝弦仍然奏响。升平的曲调无限延续,回首向中原看去,不知何时已到何处。感叹箭矢声音已经不再响了。扑面而来的胡人尘土还没有清扫,但人们依然坚定欢歌不停,是否还能坚守高昂的意志。荣耀和旧恨,为了谁而赋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们欢乐消遣的描绘,表达了对华夏大地的如意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杏花、雨、香车等元素的描绘,给人以春天已来临的感觉,意味着新年的开始,喜庆,充满活力。同时,通过月光、箫声、馀音等形容,将元宵节的节日气氛衬托得更加浓烈,给人以轻盈欢快的感觉,喻示人们的心情愉悦,欢笑声和歌声充斥着整个夜晚。

然而,在欢乐背后,诗人也透露出对战乱的忧虑和思念古代辉煌的情感。通过提到星桥、汉珠等景物,诗人唤起了中原的回忆,表示怀念过去的辉煌和战争的破坏。诗人用“慨鸣镝、已无宫武”来表达旧日的荣耀已经消失,箭矢声音也不再响亮的深刻感叹。最后两句,“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传达了对胡人侵略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华夏民族沉重的期望,希望人们仍然能够保持高昂的意志,坚守理想和信仰。

整篇诗以元宵节为线索,通过娓娓道来的描写

  •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 《挽东莱先生》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 《题梅坛》

    朝暗杖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 《赠梅公明诗》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 《送毕郎中提点淮南茶场》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