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尘风雨乱春晴。
花重寒轻。
珠帘卷上还重下,怕东风、吹散歌声。
棋倦杯频昼永,粉香花艳清明。
十分无处著闲情。
来觅娉婷。
蔷薇误罥寻春袖,倩柔荑、为补香痕。
苦恨啼鹃惊梦,何时翦烛重盟。
赵闻礼(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号钓月,临濮(今山东濮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监征,以诗干谒程公许于蜀中。淳佑年间游于临安,与江湖词人丁默、林表民辈唱和。赵闻礼编有《阳春白雪》八卷,著有《钓月集》,词风倾向于清丽舒徐、缠绵委婉一途。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谓其《钓月集》中“大半皆楼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钓月词》一卷。
中文译文:
《风入松》
酒席的尘埃被风雨扰乱春晴。花朵沉重受寒,轻盈地挥发香气。珠帘卷起又重重盖下,害怕东风吹散歌声。下棋疲倦了,杯子频繁地来回,白昼变得漫长。清明时节,粉黛花儿香气浓郁艳丽。完全找不到一处能够宣泄休闲情怀。来寻觅那娉婷的女子。蔷薇认错了架子,误把寻找春天的袖子,看做倩柔的玉手,补足了香气的伤痕。悲恨啼鹃的叫声惊醒了梦境,何时才能再次熄灭烛光,重新达成盟约呢。
诗意和赏析:
《风入松》是赵闻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场景和人间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以及含蓄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风雨春晴一幕,表现了万物在春天的喧闹中繁盛的景象。花朵在寒冷中显得沉重,却又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种反差象征着生命的坚强和美丽。珠帘的动作则象征着东风吹来,让歌声散去,也耐人寻味。
诗中还描绘了棋局长时间的进行,象征着人生的延续和琐碎。而清明时节,粉黛花儿的盛开,则象征着美好和希望。然而,作者却表示无法在这个季节找到宣泄休闲情怀的地方,暗示了生活的拘束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以蔷薇和袖子的交错勾勒出恋爱的情节,情感细腻而唯美。蔷薇的误会和香痕的补足,映射了爱情中的相遇和失误,以及对于感受的修补与弥补。
诗的结尾,通过啼鹃惊梦和翦烛重盟的表达,描绘了作者在悲恨中盼望着重新得到爱情的归宿,抒发了对于爱情和幸福再次相逢的渴望。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和爱情,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期许和美好的渴望。
探幽适兴访仪林,休听春蛙说雨深。翠竹黄花新般若,青山绿水旧知音。禅盟苏晋情相契,酒恋渊明醉且斟。此去雪峰应不远,肯容杖履谩相寻。
德胜王太子,号不如密多。指山还梵志,魔群不奈何。
彩笔恹恹慵赋咏。斗草闲来寻小迳。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成孤另。春又那知人欲病。洗尽残妆临晚镜。淡玉一团浆水莹。强持檀板近芳樽,云遏定。君须听。低唱月来花弄影。
一冬无此寒,十日不得出。闭门坐如钩,老去万感入。治游亦余事,况乃灯火毕。独怜镜湖春,一一各秀发。枝条掇芳蕤,惨悴变仓卒。凡草何足云,谁吊梅柳屈。东城有佳士,词笑最华逸。持此往问之,雨溅袍袍湿。蛮笺定送似,来时诗意涩。醉里作蛇鸦,行划倩苏十。
忽忽春将半,冥冥雨未休。过从喧屐齿,追赏负觥筹。诗句那排闷,莺声巧唤愁。晴郊饶胜概,何日许同游。
汉皇无事暂游汾,底事狐狸啸作群。夜指碧天占晋分,晓磨孤剑望秦云。红旌不卷风长急,画角闲吹日又曛。止竟有征须有战,洛阳何用久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