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作品评述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命驻守塞疆,赠送给郭都护

在边境孤军临近着皇宫,孤营辅助另一支军队。
寒冷的山月照耀着铁衣,朔风中响起了金鼓的悲鸣。
都护在出征的日子里,将军在战胜虏寇的时刻。
驱马飞奔于玉关的道路,回首仰望旌旗飘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李华所作,描述了一位都护在奉命驻守边境,赠予给郭都护的场景。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战争场面的描绘,表现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保卫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绝塞临光禄,说明都护所在的地方是边疆的要地,他们孤军奋战,佐助其他军队。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的描写,给人一种边疆防守的严酷环境和紧张氛围。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表达了士兵们战胜敌寇的勇猛和胜利的时刻。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揭示了将士们辞别家乡、奔向战场的壮丽场面,也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整首诗词简洁有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争场面的描绘,表现了军队在边疆的艰苦环境下保卫国家的忠诚和奉献。诗人通过描写了奔驰上阵、胜利获得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军人的赞扬和敬佩之情。诗词展示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传递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军人荣誉感。

  • 《清远舟中寄耘老》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散烟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 《汉寿侯》

    身不可留臣有主,老瞒不追犹有度。生缚虎,死犹怒。髯如虬,眼如炬。吁嗟汉乎天不祚,有马不践中原土,侯身虽亡神万古。

  •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忆君去年来自越,值我传车催去阙。是时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与君别。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饮气弥劣。饥肠未惯饱甘脆,九虫寸白争为孽。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乃知赋予分有涯,适分自然无夭阏。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萌芽不待杨柳动,探春马蹄常踏雪。

  • 《阳羡杂咏十九首·偃月岭》

    山岭依稀偃月形,数层倚石叠空青。几回雪夜寒光积,直似金光照户庭。

  • 《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 《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

    拔宅翛然上碧虚,神僊岂亦爱吾庐?重门不改云山色,古殿犹存劫火余。翠木萧森高蔽日,黄冠贫窭自畦蔬。残年安得长来此,一碗松肪读隐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