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
诏令发布出御未央宫,登上祭坛近距离觐见朝臣。
尊敬的李公是周朝的太保,同时担任汉朝的司空副相。
他的箭弓寄予着西部边关的月亮,旗帜在渭北风中翻飞。
他和他的兄弟都为国家立下了功勋,得到了上天和地下荣耀的回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写给李太保充任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的弟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充满仪式感的场景,表达了对李太保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彰显了他与兄弟二人的荣耀和功绩。

诗的开篇,诗人以庄严的口吻写道“诏令发布出御未央宫,登上祭坛近距离觐见朝臣”。这是指皇帝下旨让李太保离京任节度使之职,并在未央宫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以表示对他的重视和祝福。

接着,诗人描绘了李太保的身份和职位。他是周朝的太保,同时也担任汉朝的司空副相。这里诗中的“太保”是指周朝重要的内阁官员,而“司空”则是汉朝的官职,代表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然后,诗人通过“箭弓关西月”和“旗翻渭北风”两句来描绘李太保的军事才能和功勋。李太保箭弓的“关西月”,意味着他的箭法高超,把箭射到了关西的月亮,显示了他的英勇和威慑力。而“旗翻渭北风”则暗示着他在渭北边防地区的英雄气概和军事才能。

最后,诗人写道“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这是表达了李太保与他的兄弟们为国家立下的功勋,以及他们所受到的上天和地下的荣耀和回报。

整首诗以庄严的口吻,通过描绘李太保的身份、军事才能和兄弟之间的荣耀,表达了对李太保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诗中融入了政治与军事元素,展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重军备的时代背景。

  • 《范元卿中秋词帖赞》

    猗望舒,望三五。光璇仪,韵金缕。伟健笔,作奇语。谁知音,传乐府。

  •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送秦祠监还蜀二首》

    蜀产班行几,分符又去之。气完吞落日,心定发凉飔。蝇虎攫何壮,蜗牛升更痴。见几能许早,别思渺江蓠。

  • 《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

    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 《赠邻友》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 《沈守生日》

    燕寝凝香不记春,宜休堂下柏轮囷。三吴南渡今多士,四皓东宫此一人。雅不欲书名上上,谩令在岁岁陈陈。玉卮宴罢思黄发,应合从头第从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