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舅吏淮泗。
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
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
种杏春风前。
酌醴赋归去。
共知陶令贤。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奉送六舅归陆浑》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伯舅吏淮泗。
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
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
种杏春风前。
酌醴赋归去。
共知陶令贤。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维送别自己的六舅(舅父)归陆浑的作品。舅父是在淮泗地区担任官职的官员。诗人表达了对舅父清闲宁静生活的羡慕之情,并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才华。诗人自愿放弃与他竞争的念头,选择回归田园生活。诗中还描绘了冬天下种杏树,春风吹拂杏花的景象。最后,诗人举杯饮醴,将离别之情寄托于这杯酒,表达了对舅父的敬重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舅父和自己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示了王维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僚生活的疏离感。诗人以舅父为榜样,抒发了对清贵宁静、远离俗务的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返璞归真的追求。通过描绘冬天下种杏树、春风吹拂杏花的景象,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循环和生机,也暗示了自己回归自然的决心。
诗中的饮醴一词,是指喝醇美的酒,象征着与舅父共同品味美好生活的愿望。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美和敬佩,陶渊明是王维崇拜的田园诗人,也是王维追求田园生活的榜样。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舅父的敬仰,诗人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读者的启示,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忆初向关中,触热事西走。淋漓汗征衣,早夜犯星斗。欢然赴所知,辛苦复何有。主人喜宾至,相见劳杯酒。誓将效毫发,聊以塞所厚。遇事因辄言,何尝计从否。平生性坦率,间或忤交友,是非长安城,侧身避谗口。彼奸乘其前,吾虑亦已后。二叔诬周公,三人惑曾母。青蝇乱黑白,视洁
壑源春色起云阿,拂拂轻尘柘罗。骑火已惊官焙早,注汤还斗乳花多。清风两腋添诗兴,红日三竿战睡魔。燕颔未能飞食肉,腹中藜苋且摩娑。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上公揶事,进退弥恭。庶品岂洁,令备肃雍。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松舟桂楫。苕_溪头别。秋后雨,春前雪。书凭湖雁寄,手把江蓠折。人未老,相看元似来时节。芳草鸣__。野菜飞黄蝶。时易去,愁难说。析波浮玉醴,换火_银叶。拼醉也,马蹄归踏梨花月。
过雨得清夜,月明惟水声。叶光知露陨,兰馥赖风清。天地未悔祸,豺狼犹阻兵。故园同此夕,长望一霑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