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
定知欲报淮南诏,促召王褒入九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厩马翩翩禁外逢,
星槎上汉杳难从。
定知欲报淮南诏,
促召王褒入九重。
中文译文:
宫中的马匹轻盈地在禁苑中奔驰,
星罗棋布的斗室通向遥远的汉宫,难以进入。
我明白你渴望回报淮南的征召,
迫不及待地召唤王褒进入九重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逢王褒等十二位学士入翰林院后所写的赠诗。翰林院是唐代负责文学和教育事务的重要机构,入翰林院被视为一种崇高的殊荣。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禁苑中的马匹翩翩奔跑,星罗棋布的斗室通向遥远的汉宫,意味着翰林院的地位高远、难以企及。这里的马匹和汉宫象征着翰林院的殊荣和尊贵,暗示着诗人对王褒等学士的羡慕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褒的期待和祝愿。他明白王褒渴望回报淮南的征召,希望他能尽快入翰林院,进入九重天,成为崇高的文官。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刘禹锡对王褒等学士入翰林院的赞赏和祝愿。通过描绘禁苑中的马匹和遥远的汉宫,诗人表达了对翰林院高尚地位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王褒等学士前途的美好期望。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翰林院及其中学士的崇敬之情。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