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苍苍江水长,鸿雁北去随春阳。
天寒野暗烟树湿,雨急风高惊断行。
前飞一雁鸣且顾,后飞一雁悲独翔。
伤心极目暮云碧,兄弟南北俱相望。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风雁行》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以风雁为主题,通过描绘风雁南北迁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离散和别离的伤感之情。
诗词中文译文:
闽山苍苍江水长,
鸿雁北去随春阳。
天寒野暗烟树湿,
雨急风高惊断行。
前飞一雁鸣且顾,
后飞一雁悲独翔。
伤心极目暮云碧,
兄弟南北俱相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中飞翔的雁群为写景,展现了季节更迭和离散别离的情感。诗的开篇描述了苍茫的闽山和长长的江水,为后文的离别之情营造了氛围。接着描绘了北方的鸿雁随着春阳而向北飞去,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
第三、四句通过描绘寒冷的天气和大风的刺骨,以及飞雁在逆境中的艰难飞行,突出了离别时的困苦和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两只雁的行为,前飞的雁回头鸣叫,似乎在向后方的伴侣告别,而后飞的雁则孤独地飞翔着,表达了离散和别离的悲伤之情。
最后两句以伤心的视角望向远方的暮云,暗示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兄弟南北俱相望"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和朋友的离散之苦,他们身处南北两地,彼此相望却无法相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风雁南北迁徙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散和别离的深切感受,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人情与自然景物相互映衬的意境。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去岁秋霖若决川,今春不雨旱良田。道边老幼饥将死,云外蛟龙懒自眠。赤日有威空射地,清江无际漫连天。谁将民瘼牋双阙,四海皇恩不漏泉。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林树略改色,沙湍才減痕。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沧洲有奇趣,吾道付沧洲。树景中流见,船灯照岛幽。转思江海上,却著土山头。野水无人渡,乘桴学圣丘。
中年早透利名关,坐看孤云际海还。昼静架书偏悦目,秋凉庭树倍怡颜。不陪长者终朝诲,那得尘踪一日闲。我亦小园初种竹,请君来闯出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