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逢章户掾赴澧州》

江船不厌窄,船窄始宜行。
风裹长先过,滩头一倍轻。
迎亲无恶处,禄养胜躬耕。
澧上春兰早,犹堪吊屈生。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逢章户掾赴澧州》是苏辙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船不厌窄,船窄始宜行。
风裹长先过,滩头一倍轻。
迎亲无恶处,禄养胜躬耕。
澧上春兰早,犹堪吊屈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逢章户掾赴澧州的心境和所见所感。诗人坐在狭窄的江船上,却不觉得厌倦,因为只有船窄才能适应行船的需要。风吹着船帆,船只先行,轻盈地越过滩头。诗人迎接亲友时没有任何不快的地方,官职的待遇胜过自己亲自耕种。澧州的春兰开得早,令人感慨生命的不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旅途和所见所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江船不厌窄,船窄始宜行”一句,通过对狭窄的江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和对逆境的接受。在困难和限制之中,诗人依然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迎亲无恶处,禄养胜躬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职待遇的感慨。诗人认为,接待亲友的宴席胜过自己辛勤劳作的田园生活,暗示了官员们享受特权的现实。

最后的两句“澧上春兰早,犹堪吊屈生”,通过描写澧州早春的景物,诗人传达了对不公和命运的感慨。春兰开得早,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对它们并不公平,这也暗喻了生命中的不公平和不幸。

这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通过对细小事物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百态和社会现实,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次韵萧同年古意》

    春拜有耕夫,扣角卧林麓。朝饥不能忍,肯受世熏沐。脱身从牛衣,入耳皆狗曲。何如一蓑寒,风雨立於独。人言骨相屯,自信亦良笃。空山多白云,万此空有足。幽然闺中秀,不如倚市门。彼美林下风,不如刺绣文。冰怀独耿耿,宁入俗眼观。岁月不我留,老苍眉宇间。举世无与娱,逝方

  • 《无题三首》

    闻说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烟簑傲白鸥。

  • 《句》

    天媛贪忙为灵匹,几时留巧向人间。

  • 《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

    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 《禅人写真求赞》

    貌古骨癯,云閒月孤。相随似有,认著还无。三千界内谁相外,双六盘中不到输。

  • 《满江红》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