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佛惠寺》

细雨斜风入乱山,湿云堆里见东关。
一筇来访林间寺,杜寺数声春又还。

作者介绍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爲钱塘幕官(《苕溪渔隠丛话》前集卷一一)。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间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着有《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松菊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爲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爲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佛惠寺》是宋代诗人阮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雨斜风入乱山,
湿云堆里见东关。
一筇来访林间寺,
杜寺数声春又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雨水斜风吹入蜿蜒的山间,湿雾堆积在东关(指山中的一处关隘)。诗人一支竹杖来到林中的寺庙,听见了几声杜鹃的鸣叫,春天又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天山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水、风和云雾的气息。诗中的"乱山"和"湿云堆"表达了山中的蜿蜒曲折和湿润的感觉,给人以静谧而神秘的印象。"东关"出现在湿云堆里,给人以一种远离尘嚣、隐匿于山中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一筇来访林间寺"表达了自己来到寺庙的意境。竹杖是行走间的辅助工具,也是诗人在山林中行走的象征。诗人来到寺庙后,听到了几声杜鹃的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机勃勃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展示了阮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寺庙的向往。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精确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自然景色的美感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它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节,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

  • 《胥门》

    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何地更吹箫。夕阳自逐寒鸦去,万片宫花共寂寥。

  •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罗襟湿未乾,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 《再赠寻贤相士二首》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五》

    徐州城上觅黄楼,四壁诗章读不休。更欲登台看戏马,州官攜酒共嬉游。

  • 《送提刑李学士移使东路》

    襟袖从前相向开,倡酬于此未多陪。身更宠辱谈弥胜,路别东西意自哀。隐几忘言终不近,白头青简两相催。孰知衰老难为别,声问应须续续来。

  • 《荼醾》

    一年春事到荼醾,香雪纷纷又扑衣。尽把檀心好看取,与留春住莫教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