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作者:苏轼(宋代)
食罢茶瓯未要深,
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
还尽平生未足心。
中文译文:
吃过晚饭,茶杯未曾深喝,
清风吹拂下一张简单的床价值千金。
肚子饱得滚动,鼻息吹动间院子里的花儿凋谢,
我感到自己平生所欲未能满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苦行僧或禅宗高僧的生活。诗人苏轼以佛日山荣长老方丈的身份,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内心满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物质与精神境界的思考。首句描述了吃过晚饭,茶杯未曾深喝,显示出苏轼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第二句中,清风一榻抵千金,表达了苏轼对清新自然环境的珍视,认为它的价值远胜过昂贵的家具。接着,诗中描述了肚子饱得滚动,鼻息吹动间院子里的花儿凋谢的场景,通过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描绘,强调了物质的虚无和世俗欲望的无常。最后一句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不满,感叹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尚未达到内心的满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对佛教思想的倾慕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通过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和满足的心态,与佛教的修行思想相呼应。这首诗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内心寄托的追求。
月幌风帘香一阵。正千山雪尽。冷对酒尊傍,无语含情,别是江南信。寿阳妆罢人微困。更玉钗斜衬。拟插一枝归,只恐风流,羞上潘郎鬓。
枫老丹成叶,芦轻雪作花。晚风何处备,疏柳欲栖鸦。绝壁生虚霭,晴天点片霞。莫教残酒醒,客里易思家。
庙廊谒贤饭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阎公大学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雾。曰我天南有严亲,滫瀡旨甘奉朝暮。得一泮永广文官,匹马扁舟遂南渡。未爱红药当阶翻,但忆芝山携酒句。江东自鄱溯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鹭。欧阳文逮周益公,诚斋诗传杨长孺。比户弦诵家书灯,子往为师异瓜戍。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我醉欲眠郡罢休,谁能倚杖听江流。蕉花当户不知午,梧叶满庭疑是秋。吾首人来无物累,此心何处不天游。鸿边幸有音书至,春在江南云梦洲。
二气同一根,本体浩兮渊。可见川上逝,未发心下泉。真机亡停息,果剥根长鲜。定理亡将迎,尘境地自偏。形神既外发,何者操其权。芸芸万感通,存处元寂然。一物一太极,不间大小年。随处无亏缺,井居而用迁。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学者事何事,省察於眇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