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山色到前檐,汩汩溪流聚小潭。
一榻竹窗晴昼睡,依依春梦入江南。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山色到前檐,
汩汩溪流聚小潭。
一榻竹窗晴昼睡,
依依春梦入江南。
中文译文:
清明时节,山色清晰地延伸到官舍的前檐,
溪水汩汩流淌,聚集成一个小潭。
我躺在竹窗下的床榻上,享受着晴朗的白天睡眠,
仿佛置身于依依不舍的春天梦境中,进入了江南的美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舍后的景色,以及诗人在这个美景中的感受。清明时节,山色明亮清晰,延伸到官舍的前檐,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溪水汩汩流淌,形成一个小潭,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诗人躺在竹窗下的床榻上,享受着晴朗的白天睡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梦境,感受到江南的风景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山色和溪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官舍后的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舒适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躺在竹窗下的床榻上,享受着晴朗的白天睡眠,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中的“依依春梦入江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向往和渴望,将自己的梦境与江南的美景相结合,给人一种愉悦和想象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奏赋病未能,草玄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正法眼,瞎驴边。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酬酢噬金遁*,鲋瓮包承敝漏,退食总由公。纳约自户牖,其道永无穷。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