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犹难别帝州,满城春色重淹留。
公闲预想消魂处,望阙频登海上楼。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爲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歷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爲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爲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赴潮阳倅》是宋代诗人陈尧佐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沉醉犹难别帝州,
满城春色重淹留。
公闲预想消魂处,
望阙频登海上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陈尧佐离开帝都赴任潮阳的心情。他沉醉于帝都(指京城)的美好,难以割舍。满城的春色使他更加舍不得离开。即将离去的陈尧佐在闲暇之余,预先想象着他心魂将要留恋的地方。他频繁地登上海边的楼阁,凝望着帝都的宫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帝都的美景和陈尧佐内心的挣扎的描绘,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人用沉醉和难别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帝都的钟爱之情,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满城的春色重淹留,表达了帝都春天的美丽和吸引力,使他更加舍不得离开。公闲预想消魂处,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纠结,他对即将离去的地方充满了留恋之情。望阙频登海上楼,诗人频繁登上海边的楼阁,凝望着帝都的宫阙,表达了他心中对帝都的思念和眷恋。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陈尧佐对帝都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前往潮阳的忧伤和不舍。诗人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他的情感和思绪生动地表达出来,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彼美人兮,不肯为、时人妆束。空自爱、北窗睡美,东邻醅熟。不道有人成离索,直教无计分膏馥。望鹤飞、不到暮云高,阑干曲。驹在谷,人金玉。盘在陆,人宽轴。笑吾今何苦,耐司空辱。应为嗷嗷乌反哺,真成落落蛇安足。到梓州、旧事上心来,呼杯醁。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石帐龙蛇拱,云栊彩翠销。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珠馆青童宴,琳宫阿母朝。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西城要绰约,南岳命娇娆。句曲觞金洞,天台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
桃花簇簇有人家,寂历炊烟晚照斜。满眼芳春无处著,一机新锦濯烟霞。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雪泥没滕霜风紧,也有游人看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