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乳清昊。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复次前韵答潜师》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怜君古木依岩槁,
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
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
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
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
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
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
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
毕竟安能乳清昊。
中文译文:
怜悯古木依附在干枯的岩石上,
西江喝尽了须弥山,将其倒置。
野花和幽草又为何而存在,
高深的韵律诗篇却空自为难。
无数点点浮动的溪水时常长叹,
一枝花儿越过山岭仍然自夸早熟。
捡起芬芳不忍让尘埃玷污,
咀嚼花蕊更加珍爱其真味之美。
修行者在遇到物事时心有所得,
用瓦片和竹竿互相敲击以自扫除。
谁知真实与虚幻并不相妨碍,
令我迄今仍然思念琏老师。
灵巧明晰的感知曾经未曾领悟,
只是在闲窗旁观看着诗稿。
浮云时而升起,鸟儿四处飞翔,
毕竟如何能够成为天空的清澈。
诗意和赏析:
苏辙在这首诗词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文学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苏辙描述了古木依附在干燥的岩石上,西江喝尽了须弥山,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一切都会有终结的无常之感。
接下来,苏辙提到野花和幽草的存在,质疑它们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高深的韵律和诗篇自成一体,不需要依附于野花幽草等自然元素。这里可以看出苏辙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理念,即追求高雅、纯粹的文学表达。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谈到了他对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他描述了溪水叹息和花儿早熟的景象,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他提到自己拾起芬芳之物不忍让其受到污染,咀嚼花蕊更加珍爱其真实的美好。这里可以看出苏辙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最后,苏辙提到了道人遇到物事时心有所得,通过敲击瓦片和竹竿来自我净化。他认为真实与虚幻并不相互妨碍,令他至今仍然思念琏老师。这里表达了苏辙对于修行者应有的心境和对于真实与虚幻的理解。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于自然元素的描绘和对于生活、文学、修行的思考,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时间和真实的思考和感悟。诗词中运用了对比、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读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美好事物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古人喜经纶,万事惭强聒。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危言回丘山,声利尽毫末。由来治乱体,宿昔心已达。肯随俗好恶,议论轻自决。遗风何寥寥,梦寐待豪杰。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阙。长材晦朝伦,高行隐家闼。新除酬问望,宿蕴行施设。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说。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年年。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春花秋月,古往今来暂时间。贵贱贤愚,曾经换几番。死生似蚁任循环。咫尺仙乡人不到,出尘径路,如隔万山。省悟归,真正恬然养素,自乐清闲。世事俱无染,一身清净,无为心定观。耀璧辉金向外看。迸万斛明珠,推出二关。太极宫中,凝结内丹。纯风馥奕透琅?。万*周流归一体,
鹄袍待对满京华,刚许癯儒作探花。性淡不知花可探,班头独立紫宸衙。
快马如龙度埒尘,射麞放饮藉汀蘋。鼻头出火风生耳,宁愿扬州作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