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劳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
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
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
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复次烟字韵后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十年来,我日夜辛劳思考,
新的诗作超越了云烟。
清风吹过,我感到世界没有距离,
明月陪伴,我们共享同一天。
归去山林泉水,可以避夏日的酷热,
北方征途,恐怕要花费许多年。
与你一起感到惭愧的是,我们都知道时光如鹤般飞逝,
先埋葬我们的子孙,依靠坚强的黑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辙对自己创作的自豪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他说自己经过十年的努力,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思考和创作新的诗歌作品,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超过了一般的诗人。他感叹清风吹来,感觉世界没有距离,明月陪伴他们共同度过每一天,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与自然的共生。
接下来,苏辙描述了自己的归去之地,希望回到山林泉水之间,避开夏日的酷热。然而,他也意识到北方的征途充满了艰辛和漫长的旅途,可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最后,他与读者共同感到惭愧,明白时间如同飞翔的鹤般迅速流逝,因此需要先为子孙后代埋下坚强的根基,依靠黑柏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比喻自己的新诗超越了云烟,突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成就感。清风吹过和明月陪伴则表现出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共生关系。
在描述归去山林泉水和北方征途时,苏辙展现了对逸致和艰辛的思考。他希望回归山林泉水,寻找宁静和避暑之地,而北方征途则象征着厄运和艰辛。这两个场景的对比凸显了人生的选择和困境。
最后,苏辙以时光如鹤般飞逝的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和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他共同与读者感到惭愧,希望为子孙后代埋下坚实的根基,象征着对家族和传承的重视。
总之,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创作成就的自豪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他传达了与自然的亲近和共生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子孙后代的关爱和责任。
君不见温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载书法岩。又不见蜀公静退不待耄,钟律制成天一笑。乐则行之忧则远,出处无非圣之时。一朝都人拥马首,留相天子不得辞。颍昌胡为几不动,各以就去揭榘仪。悦斋先生天下士,琬琰琮璜国镇瑞。盛名姱节耀古今年内,岁晚松阶犹候对。时台剧谈锯蜚屑,
学语新莺惊梦起,红妆满树催桃李。年华不管是风情,十二阑干春独倚。
丞相风流直至今,朱栏仍对旧山林。奔驰轩冕终何有,跌宕图书意最深。松绕城头风瑟缩,江浮山外气阴森。三年不起南迁想,应有前人识此心。
自酹黄花酒,心酸苦泪零。常时爱鸣雁,从此不堪听。
髑髅沥尽眼头宽,炯炯圆明一颗寒。莫怪年来昏怕甚,钟声却被鼓声瞒。
即以山为郭,坚完世所稀。云鸿应得度,塞马竟如归!陇雨耕时大,人烟战后微。年年禾与黍,养得骆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