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赋得池塘生春草》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作者介绍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作品评述

赋得池塘生春草

谢公遗咏处,
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
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
香异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
空悲行路人。

《赋得池塘生春草》是唐代诗人陈陶写的一首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围绕池塘的景色,表达了岁月更迭和人事易逝的主题。
诗中描述了池塘旁边的水流通畅,池水夹着通津,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繁华。但是,过去的人已不见踪迹,只有岁月流转,春草依然生长。
诗人描绘了春草的颜色绿意盎然,清新的香气在雨中异乎寻常。然而,如今看到这片青青的景色,却感到空悲,因为这里只有行路人这个过客在独自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慨,展示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时光荏苒的主题。在这片青青草地的背后,隐藏着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感伤。

  •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

    梅山半载在城中,辜负山中月与风。老我相逢还一笑,弟兄能有几人同。

  • 《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

    当时骑气拥函关,奕代清才擅谪仙。鼻祖婵嫣有余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 《述怀》

    踪迹浮萍落五湖,一番相别一番疏。不知此去从何处,还许春风得见无。

  • 《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 《首尾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正得意时常起舞,到麾毫处辄能飞。南溟万里鹏初举,辽海千年鹤乍归。岂止一诗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 《冲虚宫》

    鼎边鸡犬知何在,云外龙鸾去已赊。惟有黄金余瓦砾,贫民时复得些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