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自太古,洋洋灌百川。
深将一源润,首出万峰巅。
晴浴岱宗日,香通华岳莲。
应有真仙子,挥榜上青天。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赋得瀑布》是宋代张耒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浩浩自太古,洋洋灌百川。
深将一源润,首出万峰巅。
晴浴岱宗日,香通华岳莲。
应有真仙子,挥榜上青天。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瀑布的壮丽景象。瀑布自太古以来就浩浩荡荡地流淌着,洋洋洒洒地灌溉百川。它深藏于源头之中,滋润着大地,而它的源头就从万峰之巅首先涌出。在晴朗的日子里,它在岱宗山上沐浴着阳光,散发着香气,同时也连接了华岳山和莲花峰。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象应该是真仙子的仙境,她应该能够在这样的场景中挥舞着榜文,登上青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之美。通过诗人对瀑布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水流的宏大和洪亮,同时也体验到大自然中的神秘与灵气。
诗中运用了太古、百川、万峰等词语,突出了瀑布的源头和规模之大。瀑布的水源深藏于大山之中,润泽着整个大地,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力量的滋养。作者通过描绘瀑布从万峰巅头首先涌出,形象地表达了瀑布的高峻和雄伟。
诗中还描绘了瀑布在晴朗的日子里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香气,连接了岱宗山、华岳山和莲花峰。这种景象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将之比作真仙子的仙境。最后一句"挥榜上青天"表达了诗人对这样壮丽景色的赞叹和仰慕,认为真仙子应该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登上仙境,达到人生的巅峰。
总之,《赋得瀑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宏大而美好的感觉,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和人生的壮丽。
璧简荐宝室,襟裾馥旃檀。眷言石交旧,可惮脚力酸。层岩一剑裂,阴壑千古寒。数椽棲泬寥,小楼面赞元。风穴激虎啸,石洞掀龙蟠。是日朔吹惨,兵团空雪花漫。开尊聊暖热。毛苡劝加餐。心事喜我同,晤言蔼清欢。欲去有余恋,小驻搜奇观。评画过神品,誓死鬼犹故坛。君家丛城,甲
积雾琐空岩,寒飚振疏木。游子勿言归,山程太幽独。
月没辽城暗出师,双龙金角晓天悲。黄尘满目随风散,不认将军燕尾旗。
恶声恶色横相干,觌面须臾万箭攒;有客痴聋都不动,方知我被见闻漫。
绕径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压孤城。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山外烟霞闲隐见,世间尘土自虚盈。劳人至此深惆怅,樵唱悠悠何处声。
柳风微扇闲池阁,深林翠阴人静。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虹明雨润。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西轩晚凉又嫩。向枝头占得,银露行顷。蜕翦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残声送暝。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