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
溪上千年送女潮,为感吴王至今有。
乃知昔人由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与神仙宅。
今人犹望荆之湄,长令望者增所思。
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
溪草何草号帝女,溪竹何竹号湘妃。
灵涛旦暮自堪伤,的烁婵娟又争发。
客归千里自兹始,览古高歌感行子。
不知别后相见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
溪上千年送女潮,为感吴王至今有。
乃知昔人由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与神仙宅。
今人犹望荆之湄,长令望者增所思。
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
溪草何草号帝女,溪竹何竹号湘妃。
灵涛旦暮自堪伤,的烁婵娟又争发。
客归千里自兹始,览古高歌感行子。
不知别后相见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中文译文】
听说吴王送女儿的时候,行宫直到荆溪口。
溪水上千年来送女子,为了纪念吴王至今存在。
才明白古人由于志诚,水流虽无情却有情。
平静的水面突然涌起二三尺波浪,这上面疑似有神仙的府邸。
如今的人们仍然望着荆州的湄江,长久让望者增添思念之情。
吴王已经死去女儿未能归来,潮水无情怎会有期待?
溪边的草叫做帝女,溪边的竹叫做湘妃。
神奇的涛声早晚自己感伤,明月的光辉争相折射。
客人千里返乡从此开始,欣赏古代的高歌感怀行子。
不知道再次相见的期限,君王的决意何如潮水般无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皎然创作的一首描写吴王送女潮歌的赋体诗。诗中以叙事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吴王送女潮的深情和感慨之情。

诗中描绘了吴王送女的行宫直到荆溪口,将女子送往远离故土的地方。诗人通过描写溪水上千年来送女子的情景,表达了对吴王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诗人认为古人能够以志诚之心,使流水这样无情的东西也变得有情,平静的水面也能涌起波浪,这是一种奇迹。他将溪上疑与神仙宅的景象与荆州的湄江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荆州的思念之情。

诗人在描述溪边的草叫做帝女,溪边的竹叫做湘妃,暗示了溪水中的女子是有灵性的,与神仙有所联系。他描述了灵涛的声音每每让人感伤,明月的光辉也争相映照,这是对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客居千里的归乡之情,欣赏古代的高歌并感怀行子。他以歌者的身份感慨道,不知道再次相见的时候,君王的决意又会如何,就像潮水一样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对吴王送女潮的歌赋,表达了诗人对吴王的敬佩和对过去时光的怀恋,同时也借此反映了人世间的虚无和无常,诗意深远。

  •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这舍似邮传,宦游如路岐。吾年行七十,安用苦奔驰。

  • 《奉答燕公》

    谁道零陵守,东过此地游。友僚同省阁,昆弟接荆州。我逐江潭雁,君随海上鸥。屡伤神气阻,久别鬓毛秋。疑岭春应遍,阳台雨欲收。主人情未尽,高驾少淹留。

  • 《葵花》

    人情物理要推求,不早敷黄隶晚秋。黄得十分虽好看,风霜争奈在前头。

  • 《自咏》

    华发萧萧居士身,江头风雨折乌巾。无人问字尤宜嬾,有吏徵租未是贫。薄宦傥来难倚仗,旧交渐少每酸辛。敲门且复寻僧话,要结他生物外因。

  • 《池上早秋》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 《高平九日》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偶逢佳节牵诗兴,漫把芳尊遣客愁。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乌纱频岸西风里,笑插黄花满鬓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