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伏读靖康宸札有感》

盟寻城下事方危,尚乐衰民益虏资。
绐楚进曾我纪信,交秦计卒坠张仪。
抗言玉铉呈何及,捐积琼林惜已迟。
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伏读靖康宸札有感》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众苦难以及自身身份的思考和关切。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在阴暗的城墙下,盟约的事情正面临危险,
人民的痛苦增加了敌人的力量。
南楚向北进攻,我怀念起纪信,
与秦国的联盟最终失败,张仪也丧命。
我曾奋力陈述玉铉的意见,但又有何用呢,
我愿意放弃珍藏的琼林,但为时已晚。
劫后的余火已经熄灭,但墨迹仍然存在,
作为一个小官员,我只能含泪沾湿胡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靖康之变作为历史背景,靖康之变是北宋时期,金国入侵南宋的重大事件,导致北宋灭亡。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思考,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城墙下盟约的事情正面临危险,暗示着国家的困境和危机。他提到尚乐衰民益虏资,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痛心和对敌国势力不断增长的忧虑。

接着,诗人回忆起与秦国的联盟,提及纪信和张仪,表达了对联盟失败和英雄的不幸命运的遗憾。这部分内容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政治斗争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叹和怀念。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己的身份为出发点,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伤。他提到抗言玉铉呈何及,捐积琼林惜已迟,表达了自己努力陈述意见却无法改变局势的无奈和遗憾。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表达了诗人身份的低微和对国家命运的无力感。诗人含泪沾湿胡须,表明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深悲伤。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抒发情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人民苦难以及自身身份的关切和忧虑。诗人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自己对历史的思索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诗意和情感共鸣。

  • 《和周少晳咏梅韵五首》

    弱植卑丛冻易摧,百花谁伴雪花开。如今最识春先处,红紫纷纷亦漫栽。

  • 《奉和御製真游殿成诗》

    宵昭灵猷顯,彤庭藻卫臻。凤与回八景,龙旆驻三辰。太古仙仪接,虚皇密诲伸。天枝鸿绪远,殿翼旧规新。实势承基壮,祥辉烛地频。丛楹虹带绕,彩製玉霄邻。致孝常尊祖,祈褫永庇民。巍巍扃禁内,亿载奉元真。

  • 《禽言》

    禽言劝我不如归,似念官卑俸入微。或道哥哥行不得,家贫归去更无衣。

  • 《渔家傲》

    曾讲弥陀经十遍。孤山疏钞频舒卷。事理圆融文义显。多方便。到头只劝生莲苑。本性弥陀随体现。唯心净土何曾远。十万程途从事见。休分辨。临终但自亲行转。

  • 《弟第一百五十一》

    兄弟分离苦,凄凉忆去年。何以有羽翼,飞去堕尔前。

  • 《赠江南故人》

    今骑沙苑马,昔踏洞庭鱼。结缆荷边宿,移家竹里居。好风横笛晚,新月上帘初。每忆江南乐,功名有不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