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歷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稿》一卷。 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赋葛天民栽苇》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安静而宁谧的水乡画面。诗人通过描述渔船穿过茂密的苇丛,展现了水国的广袤和苇丛的茂盛。他观察到一只低头潜藏的白鹭,它的姿态仿佛一根钓鱼竿,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水草摇曳,似乎在送别挥手的人们。溪边的渔翁静静倚在竹子旁,欣赏着这一切。诗人对这样的景色和节气深感怜爱,但它们却无法忍受寒冷的雪霜。
赏析:
《赋葛天民栽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和谐的意象,展示了水乡的宁静和美丽。诗人以渔船穿行苇丛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水上世界。苇丛的茂盛和白鹭的安详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在这个画面中,荡门草和水草摇曳,像是在为离别的人们送行。溪边的渔翁静静倚在竹子旁观赏,展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诗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节气的怜爱之情。他赞美了这样美好的节气,但也意识到它们无法忍受寒冷的雪霜。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给人一种深沉和温暖的感觉。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美景和节气的热爱之情。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水乡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同时也引起对自然的思考和反思。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