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甫里观》

天随清调何人继,幸有荒村故宅存。
橘上蠹虫应屡变,草间眠鸭尚能言。
池亭暮雪兼风起,篱落春潮带雨浑。
人啖菊苗终竟别,屠沽犹自不登门。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甫里观》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随清调何人继,
幸有荒村故宅存。
橘上蠹虫应屡变,
草间眠鸭尚能言。
池亭暮雪兼风起,
篱落春潮带雨浑。
人啖菊苗终竟别,
屠沽犹自不登门。

诗意:
《甫里观》描绘了一幅荒凉农村景象,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观察到天空的清澈和音乐的美妙不再有人继承,但他庆幸自己的故宅仍然保存着。然而,橘树上的蠹虫一再地变化,睡在草地上的鸭子竟然能够说话,这种怪异景象更加强调了时光的流转和荒凉的感觉。诗中还描绘了池塘亭子中的暮雪和风起,以及篱笆和庄稼地上的春潮和雨水,这些景象交织在一起,凸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品尝着菊花苗,却最终与之分别;屠夫和酒徒都不愿进入诗人的家门。整首诗以农村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主题。

赏析:
《甫里观》以农村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事易变的感慨。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都呈现出一种怪异和不可思议的状态,使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超现实的色彩。橘上的蠹虫屡次变化,草间的鸭子会说话,暮雪和风交织,春潮和雨水混合,这些景象都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最后两句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人际关系的转变和疏离,让人在品味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漠和无常。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展示了周弼细腻的感知和对人世间的敏锐观察。

  • 《夜坐二首》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 《初夏怀故山》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

    稍先一日我中秋,行遍芙蓉与菊洲。作意安排却非适,不如乘兴径行舟。

  • 《悯松》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 《咏史八首·乐羊子妻》

    拾遗戒不受,见金等沙泥。对姑不能食,又愧他舍鸡。其视取枣人,冰炭恐不齐。

  •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