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服栗》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服栗》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山翁因年老体弱而服用栗子来治疗病痛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去日添腰脚病,
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
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
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
三咽徐收白玉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山翁因为腰脚病痛日益加重而服用栗子来治疗。他以自己多年来流传下来的经验,用栗子治疗疾病。诗中通过描写栗子的特点和过程,表达了山翁对栗子疗效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翁服用栗子的过程。首先,诗中提到山翁因为年老体弱而患上腰脚疾病,暗示了他的衰老和身体的不适。然后,诗人描述了山翁服用栗子的方法,称栗子具有经霜斧刃的金气,插入丹田(身体的重要穴位)中,借火光加热。这些描写展现了栗子疗效的高明和山翁对栗子治疗的坚信。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翁吃栗子的情景,栗子入口时发出锵鸣之声,初未熟时低头细嚼,不敢匆忙。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翁对于栗子的细致呵护和对病痛的严肃态度。最后,诗人以客人来拜访山翁的场景作结,山翁为客人讲述早晚起床的方法,以及如何慢慢地用白玉桨(象征着船桨、划船)收拾三咽(指的是咽喉,意味着慢慢恢复健康)。整首诗通过描绘山翁服用栗子的过程和山翁对待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健康的思考,以及对积极面对生活的呼唤。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和对健康的珍视。通过描绘山翁服用栗子的过程,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智慧和经验的尊重,并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智慧,让人在欣赏之余也对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有所思考。

  • 《九月八日送萧少府归洪州》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 《宫人欠伸图》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 《颂古》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 《杨岐山》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