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浮萍篇》是一首宋代诗歌,作者是曹勋。这首诗以浮萍为主题,通过描绘浮萍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曾经写过章台上的垂柳,而现在这些柳枝已经变成了漂浮在清水上的浮萍。浮萍失去了原本的栖身之所,不知归属于渭河和五泾河中的哪一条。这种寄托和迷失的感觉让诗人感叹。
诗中提到了王孙游玩于冶炼之地,兰麝的香气只能在那里闻到。清晨,桃花盛开,鲜艳而繁荣。然而,浮萍随风飘散,不能与那些高贵的花朵相媲美。浮萍繁衍生息,形成了许多子浮萍,常常满满地漂浮在水面上。而芙蓉盛开在高悬的盖子上,其美丽的花瓣繁茂如文藻缨带。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像浮萍一样自由而不被捆绑,而不愿成为芙蓉那样被人攀折的对象。在诗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不平和矛盾。
这首诗以浮萍为象征,通过描绘浮萍的形象和比喻,抒发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追求与安逸的思考与感慨。浮萍的自由漂浮,虽然不及花草的华美,却能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衍,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而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与对比,以及诗人内心的纷繁复杂情感。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素衣吴白纻,尽化洛阳尘。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