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
旋开宝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夫人阁四首》是苏轼(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五彩萦筒秫稻香,
千门结艾鬓髯张。
旋开宝典寻风物,
要及灵辰共祓禳。
诗词传达了一种富有诗意和神秘感的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的"夫人阁"指的是宫中的妃子居住的地方,这里被描绘得五彩斑斓,绕柱而上的烟雾弥漫,散发着秫稻的香气。这种描写给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感觉,暗示了宫廷中的富丽与仪式感。
"千门结艾鬓髯张"描绘了宫廷中的盛况和庄重。"千门"指的是宫门,"艾鬓"是指妃子的发鬓,"髯张"则指的是男子的胡须。整句表达了宫廷中繁多的门户和仪式场合,以及妃子和贵族们的华丽妆饰和庄重仪态。
接下来的两句"旋开宝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则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愿。"宝典"代表着珍贵的文献和书籍,"寻风物"表示寻找风景和美好的事物。"灵辰"是指神灵所在的地方,"祓禳"则是祭祀和祈福的意思。整句意味着主人公希望能够打开珍贵的书籍,寻找美好的事物,以及与神灵一同祭祀和祈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夫人阁的描绘,展示了宫廷的华丽和庄重,同时又传达了主人公追求美好事物和神灵庇佑的心愿。诗词的语言华丽而富有意境,给人以瑰丽而神秘的感觉。
小儿读书耕且养,老夫入朝仕易农。明春史成许归去,父子相逐歌年丰。
六十悬车自古稀,我公年少独忘机。门临二室留侯隐,棹倚三川越相归。不拟优游同陆贾,已回清白遗胡威。龙城凤沼棠阴在,只恐归鸿更北飞。
晋汉高人迹已陈,同君仙屐叩山灵。涧悬白练流云液,路夹苍虬耸石屏。鸟下老藤摇翠木,僧归寒屋钥秋扃。萧萧落日闻笙鹤,满耳天风聒醉醒。
家学今三世,儒流甫七人。生涯无窭悴,存没几酸辛。父干真吾责,孙枝见汝新。提携从总丱,成长及冠巾。幸有源流正,应先器质醇。绪馀虽耳染,缘饰菲天真。黄卷心怀古,青灯坐达晨。定无钱使鬼,当见笑如神。科目诚尚龙,朝家重选抡。桂分清夜月,花趁曲江春。此日云霄路,他年
屏间何人画四松,高标半在烟云中。人来尽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势不同。一株连蜷如老龙,曾见於康庐窈窱之深峰。两株横斜苍黛色,曾见於雁荡高寒之绝壁。最西一株更奇特,老来昏耄记不得。想得当初落笔旱,名山洞府遍寻思。细将览胜探幽兴,暗写凌霜傲雪姿。古为画者虽无数,少有
远目随天去,斜阳著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