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从官君下第,其间险易两何如。
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
慈母含饴垂秃发,先生怀道按茅庐。
莫将清泪频频洒,蜀道之难欲上初。
石介(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尝讲学徂徕山下,学者称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释褐郓州观察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调南京留守推官,三年代父远官嘉州军事判官,旋以母丧归泰山。庆历二年(一○四二)召爲国子监直讲。四年,擢直集贤院,不久通判濮州,未赴。五年卒,年四十一。有《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爲诗。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四《徂徕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石介诗四卷,以清光绪十年刊潍县张次陶藏影宋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五十五年燕山石氏刻本(简称石本),康熙四十九年徐肇显刻本(简称徐本),清干隆五十七年剑舟居士钞校本(浙江图书馆藏,简称剑本)等。
《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是宋代石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针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不从官君下第,
其间险易两何如。
连云栈外四千里,
读易堂中一帙书。
慈母含饴垂秃发,
先生怀道按茅庐。
莫将清泪频频洒,
蜀道之难欲上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石介赴任嘉州时初次登上栈道的情景,并借此表达了他对行程艰险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比自己的官职和考试中的失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他通过描述连云栈道的长途跋涉和读书堂中的孤独,展现了他在官场之外的孤独和思考。最后,作者提到了慈母含饴的形象和先生怀道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人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并寄望自己在蜀道之难上初的旅程中不要频频洒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赴任途中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比官职和考试的失败,作者反思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并通过描绘连云栈道的艰险和读书堂的孤独,展示了他在官场之外的孤独和思考。最后,作者通过描述慈母和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家人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旅程的期望和勇气。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的豁达和坚毅。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