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芙蓉五绝呈景仁》

堂前堂后尽芙蓉,晴日烘开万朵红。
不把一樽酬胜赏,忍看憔悴落霜风。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芙蓉五绝呈景仁》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堂前堂后尽芙蓉,
晴日烘开万朵红。
不把一樽酬胜赏,
忍看憔悴落霜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芙蓉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芙蓉花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堂前堂后尽芙蓉,晴日烘开万朵红”展示了芙蓉花的盛开景象。芙蓉花是一种娇艳的水生花卉,花瓣如红霞般绚烂,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色。阳光下,芙蓉绽放如火,万朵花朵散发出璀璨的红色光芒。

接着,诗的后两句“不把一樽酬胜赏,忍看憔悴落霜风”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这里的“一樽酬胜赏”指的是作者不愿意用美酒来回报芙蓉花的美丽景色,而是默默欣赏。作者忍受着芙蓉花逐渐凋零的悲凉,就像花朵在霜风中落寞而凋零一样。这种悲凉的景象与前两句中芙蓉花的绚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时光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以描绘芙蓉花的美丽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盛开和凋零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作者不愿用物质回报花的美丽,而是选择默默欣赏,这种情感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和对美的赞美。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的珍视,同时也启示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被物质所困扰,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总之,这首诗以芙蓉花为媒介,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凋零,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美的赞美和珍视的情感。

  • 《将至徐作》

    平生秉微尚,况是多疢疾。弱冠弄柔翰,名忝荐贤籍。辞归班生庐,无事缠胸臆。闲居五六年,门无车马客。亲友劝我出,结束赴朝列。驱车入市门,悲鸣衢路侧。回回历三春,僶俛就兹役。于心已不竞,亦复滞文墨。幸存昔贤轨,吾愿自此毕。

  • 《太保琅琊相公见惠酒因成二绝用为纪谢》

    从前相辅皆频出,独在中书十五秋。太岳汾阴封祀了,这回好共赤松游。

  • 《皇后阁端午帖子》

    点画诸宫初献巧,裁缝中禁又迎祥。周南永播河洲化,仰佐鸿明烛万方。

  •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神仙谓无还似有,秦汉可怜空白首。会须一蹑青云梯,与子同祛千古疑。

  •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