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
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
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芙蓉》是一首宋代苏轼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清风已经吹过林木,积水慢慢退去。
溪边野生的芙蓉花,在水中相互妖娆。
坐在这里看着池中的莲花渐渐凋谢,独自陪伴着枯萎的霜菊。
她的幽雅姿态强忍着一笑,夕阳下的景色逼近而摧毁。
她的凄凉像一个贫穷的女子,嫁得晚了,惊叹衰老来得早。
谁能描绘出年轻时的容颜,只有剑南老人这位樵夫。
诗意:
《芙蓉》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致凄凉的场景,通过描写芙蓉花、莲花和霜菊的生命过程,以及夕阳下的景色,表达了岁月更替、光阴荏苒的主题。诗中的女子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她在美丽中面临凋谢和衰老,而世事的变迁也使她感到凄凉和无奈。最后两句则指出,只有剑南老人这位智者能够真正理解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赏析:
苏轼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清风、积水、芙蓉、莲花、霜菊等形象都富有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同时,诗中的女子形象则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她在美丽中面对着凋谢和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虑。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只有那些经历岁月洗礼的智者,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对芙蓉、莲花、霜菊等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女子形象的诗意抒发,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同时,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整首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诗意。
日落千山暝,风吹一路香。燕依花色紫,莺体柳丝黄。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洪汉冲巨块,对峙束平川。屹若壁千仞,过错螺一拳。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春洲生兰苕,寒溪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未识平时活国方,只将诗句阅风光。盘空笔力今谁敌,独扫千人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