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旗喜旦晴。
猎马向山横。
石关鱼贯上。
山梁鴈翅行。
雪平寻兔迹。
林藂听雉声。
马嘶山谷响。
弓寒桑柘鸣。
闻弦鸟自落。
望火兽空惊。
无风树即正。
不冻水还平。
谁知茂陵下。
愿入雎阳城。
《伏闻游猎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游猎中的景象和情感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虞旗喜旦晴。
猎马向山横。
石关鱼贯上。
山梁鴈翅行。
雪平寻兔迹。
林藂听雉声。
马嘶山谷响。
弓寒桑柘鸣。
闻弦鸟自落。
望火兽空惊。
无风树即正。
不冻水还平。
谁知茂陵下。
愿入雎阳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猎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猎场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开头,"虞旗喜旦晴",意味着天空放晴,猎人们欢喜地举起虞旗,准备开始狩猎。"猎马向山横",描述了猎人们骑着马匹勇往直前,穿过山脉,展开猎狩之行。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猎场上的景象。"石关鱼贯上",猎人们穿过石头关口,一个接一个地登上山顶。"山梁鴈翅行",描绘了山脉上飞翔的大雁,给整个猎场增添了一份活力。
随后的几句中,作者描述了在雪地中追踪兔子的足迹、倾听雉鸟的鸣叫声,以及马嘶声在山谷中回响。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猎人们的技巧和对自然的敏感。
接着的两句"弓寒桑柘鸣,闻弦鸟自落",表现出猎人们的箭术高超,一箭射中鸟的时候,其他鸟儿闻声自动落下,形容箭法之娴熟。"望火兽空惊",描述了兽类看到篝火时的惊慌反应。
最后的几句"无风树即正,不冻水还平",表达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平稳,无论是树木还是水流,都保持着原本的状态。最后两句"谁知茂陵下,愿入雎阳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希望回到雎阳城,与亲人朋友相聚。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狩猎场景的壮丽和猎人们的技艺,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运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狩猎的激情和自然的美妙。
野笋冲泉出,山花避石开。余方有公事,不为等闲来。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
北原乔木外,三将旧屯营。草没金鎚蹟,山应玉管声。路随关地迥,江背瘴天轻。异日谁相继,来书第四名。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路崎岖兮凭竹仗,月朦胧处认梅香。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