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龙门宾客会龙宫,
东去旌旗驻上东。
二八笙歌云幕下,
三千世界雪花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
别曲含凄飏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
便将诗咏向吴侬。
中文译文:
福先寺中的客人与龙宫的宾客相会,
东方的遗骸驻留在旗杆上。
戏曲与音乐在云幕下奏响,
雪花漫天飞舞,仿佛覆盖着整个世界。
离别之际还未来得及点亮红烛,
一曲别离之歌中充满了凄风。
才子们此后分散四方,
将诗歌咏唱到江南的朋友中。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送别杨元素的作品,场景描绘了在福先寺举行的宴会上的离别情景。诗中运用了诗人擅长的景物描写和意境营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音乐、雪花的运用,将离别的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以宾客与龙宫相会的场景作开场,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喜悦和郎旗飘扬的景象。接下来,诗人以二八笙歌和雪花中的世界来形容离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之时的悲伤和感伤。第三句以离别宴会的场景为背景,点明了离别之际红烛未点的情景,增加了离别的凄凉感。
最后两句描写了才子们分散后,将自己的作品献给江南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感动人们,传扬开去。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离别之时的喜悦与悲伤,是一首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佳作。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