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浮玉道士琴》

老蟾亭午潭澄阴,雄虬怒吼雌虬吟。
空岩纳息耳应心,写之以神寓之音。
大音激越风振林,细音窈眇云起岑。
天机不动天和深,非亏非成非古今。
博山一点蓬莱沉。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浮玉道士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蟾亭午潭澄阴,
雄虬怒吼雌虬吟。
空岩纳息耳应心,
写之以神寓之音。
大音激越风振林,
细音窈眇云起岑。
天机不动天和深,
非亏非成非古今。
博山一点蓬莱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道士在老蟾亭午时,面对澄澈的潭水,观赏一对雄虬和雌虬的生动情景。道士倾听它们的吼声和吟唱,感受到了它们内在的神性。作者通过描绘大音和细音的表现力,展示了音乐的魅力。诗词最后表达了天地间永恒的秩序和道理,超越时空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音乐的神奇和超越时空的意义。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 "老蟾亭午潭澄阴":老蟾亭是一个景点的名称,午时的潭水清澈而阴暗。这一景象为接下来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 "雄虬怒吼雌虬吟":形容雄虬发出威猛的吼声,雌虬发出柔和的吟唱声。这种对比描写了音乐的多样性和情感表达的不同方式。

- "空岩纳息耳应心":空岩指的是洞穴或山洞,它们似乎能够聆听人们的呼吸声。作者通过这一描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音乐对人心的共鸣。

- "写之以神寓之音":这句话强调了诗词的创作过程,将音乐的神性与文字相结合。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来表达出音乐中所蕴含的神奇力量。

- "大音激越风振林":大音指的是高亢激越的音乐,它能够使风震动,林木发出声响。这一描写展示了音乐的力量和影响力。

- "细音窈眇云起岑":细音指的是柔和幽微的音乐,它能够使云雾升起和山岑岭起伏。这一描写体现了音乐的温柔和变幻无常的特点。

- "天机不动天和深,非亏非成非古今":这句话表达了天地间永恒的秩序和道理。它暗示着音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永恒的价值。

- "博山一点蓬莱沉":博山是蓬莱山的别称,蓬莱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之一。这句话意味着音乐的价值超越了尘世间的浮华和短暂,具有永恒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音乐的神奇和超越时空的意义,展示了音乐的力量和美感。作者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了神秘感和艺术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写,诗词传递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词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联系的思考,强调了音乐在人心中的共鸣和在宇宙中的永恒存在。

  • 《题文潞公黄河议後》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 《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醖》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填近,古来风化纯。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洁,大要麹檗均。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其气芳以烈,厥味

  • 《夏日山居好十首》

    夏日山居好,吟来亦自豪。焚香诵周易,痛饮读离骚。莫讳无三甲,吾今已二毛。芜编三日卷,空费一生劳。

  •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吴中风物最娇饶,百里春风酒旆摇。往往贵人留骑从,少年丛里贳金貂。

  •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

    公堂宴处万灯明,灶鼓冬冬脆管清。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 《竹杖》

    竹杖点湘斑,长随掌握间。老来方得力,伴我一生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