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纷纷见每卑,鸾凤鸡鹜谩相随。
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余子纷纷见每卑,
鸾凤鸡鹜谩相随。
当时一笑无人解,
此意宁容俗士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姜特立在张舍人抱啸堂的情景。他观察到周围的人们各自追逐名利,争相迎合权贵,仿佛凤凰、鸡、鹜等珍禽异兽无谓地相伴。而当时只有他自己能够明白其中的荒谬,他的微笑无人能够理解。这种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人士无法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和超脱的感受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比鸾凤、鸡鹜等珍禽异兽和世俗人士的行为,凸显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超然情怀。作者的微笑象征着他对于世俗观念的轻蔑和自信,他深知自己的见解和理念超越了平凡的世人。整首诗词意境高远,展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冷峻态度,表达了对于自我独立思考和理解的珍视。
该诗词以简短的句子和明快的语言节奏,将作者内心的深沉思考与外界的浮躁喧嚣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于个性独立的追求。这使得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引发读者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