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春十三首》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揽。
雨余尘埃少,信马不知远。
黄乱高柳轻,绿铺新麦短。
南山逼人来,涨洛清漫漫。
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将绽。
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
携酒莫辞贫,东风花欲烂。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感春十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揽。
在春天的乡郊,青草和树木清新明亮,美景如同可揽入怀中。

雨余尘埃少,信马不知远。
雨后尘埃减少了,骏马在远处奔驰,不知道前方的远方有多远。

黄乱高柳轻,绿铺新麦短。
黄柳飘飘,高高地摆动,绿色的麦田铺展开来,一片短小。

南山逼人来,涨洛清漫漫。
南山威严地迫使人们来到这里,洛河水清澈,流淌不尽。

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将绽。
人家的寒食节即将到来,桃花和李花即将盛开,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
丰收年景使得妇女们欢乐,太阳升起时,牛羊散乱而去。

携酒莫辞贫,东风花欲烂。
带上酒,不要顾及贫穷,东风吹来,花朵即将盛开得像火一样绚烂。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乡郊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如明亮的草木、飘动的柳树和铺展的麦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中还出现了南山和洛河等地名,给人以地理感和远方的遥远感。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丰收的喜悦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如寒食节的临近、花朵的绽放和牛羊的散乱。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借东风吹拂花朵欲烂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欢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的一面,同时也融入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 《句》

    寺隔残潮去。采药过泉声。林塘秋半宿,风雨夜深来。

  • 《九日巴丘登高》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 《临江仙》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即今双鬓已如丝。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楼迟。不妨沉醉典春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 《寄章友直》

    人生何中贵,贵在天资秀。譬如沙石间,金玉岂常有。有才不善用,多为淫邪诱。嗟哉栋梁材,往往厄樵手。章子吾不识,美在众人口。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所守者何为,非贵亦非富。古今圣与贤,历历垂星斗。景行苟有成,进退无一缪。不能功夫下,尚可名身后。百年随飘风,白发

  • 《戏酬李勉之留江州怀琴窗之什》

    当时两别惜分双,客了三吴客九江。何处挥金曾驻马,此身怀宝尚迷邦。水流岁月添新恨,尘扑箫弦失旧腔。柳下燕楼风雨外,梦魂多绕唾茸窗。

  • 《朝中措(送管顺甫赴漕)》

    少年随分赋鹦洲。得意桂花秋。今日送君行色,梦和月到南楼。材名仲父,辞华季子,香满南州。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