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歌行》

春陌露草悲铜驼,汉宫秋吹惊纨罗。
北虫成尘天峨峨,铁牛古背横黄河。
兰陵千篇穷愁死,屠狗一剑袪群魔。
酒阑感概姒如轲,两眼耀日云生波。
是时功名当如何,痴儿坚女徒悲歌。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感歌行》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道路上,露水滋润着垂泣的草地,铜驼(古代用铜制成的马像)伤感地低垂着头。在汉宫中,秋风吹动着纨罗(细薄的丝织品),惊扰了宁静。北方的虫子已经化为尘土,天空高远而辽阔,古老的铁牛背负着黄河横行。兰陵(地名)千篇万句的愁苦注定要终结于死亡,而屠狗用一把利剑却能消除众多的恶魔。酒宴上,感慨之情如同轲(古代职位名)一般,两眼明亮得能照射出阳光,云彩在他眼前泛起涟漪。此刻,功名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愚昧的孩童坚持不懈,而聪明的女子却只能悲歌叹息。

诗词《感歌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诗中穿插着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春陌露草、汉宫秋吹、北虫成尘、铁牛古背等,这些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蕴含哀愁的氛围。与自然景物相对应的是人物形象的表现,如兰陵千篇穷愁死、屠狗一剑袪群魔、酒阑感概姒如轲等,这些形象中流露出的情感与景物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忧伤氛围。

整首诗以感慨之情为主旨,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疑问。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既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又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诗人对世事变迁、命运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所表达的痛苦与无奈的情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使整首诗具有一种深沉、悲凉的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铜驼、纨罗、铁牛等,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整首诗意蕴含丰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李新独特的诗歌才华。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