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怀(十四首)》

善斗须扼吭,善战须抟膺。
楚不都关中,卒为汉所倾。
洛阳非用武,况乃居彭城。
曹公失荆州,致使吴蜀争。
五马渡江南,神孙终莫平。
元师破襄阳,宋社忽已更。
制胜在得势,勿云险可轻。
¤

作品评述

《感怀(十四首)》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政治和历史的沧桑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善斗须扼吭,
善战须抟膺。
楚不都关中,
卒为汉所倾。
洛阳非用武,
况乃居彭城。
曹公失荆州,
致使吴蜀争。
五马渡江南,
神孙终莫平。
元师破襄阳,
宋社忽已更。
制胜在得势,
勿云险可轻。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对战争、政治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忧虑。

诗中提到了楚汉之争、荆州失陷、吴蜀争夺等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历史典故,作者以战争为背景,表达了对人世间纷争和权力斗争的反思。

诗词中的"善斗须扼吭,善战须抟膺"表明作者认为战争并非轻松的事情,善于战斗必须拼尽全力,善于作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洛阳非用武,况乃居彭城"表明洛阳作为国都并不适合用兵,而居于彭城更是如此。这句诗指出了不同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暗示了战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环境来决策。

"曹公失荆州,致使吴蜀争"描述了曹操失去荆州的事件,导致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这句诗揭示了政治决策和失误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

"五马渡江南,神孙终莫平"描述了五马渡江南的神孙(指刘备)最终未能平定江南地区。这句诗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无法完全掌控局势。

"元师破襄阳,宋社忽已更"描述了元师攻破襄阳城,宋社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这句诗暗示了战争胜负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揭示了政权更迭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

"制胜在得势,勿云险可轻"这句诗语含义深远,表明制胜的关键在于获得有利的局势,不能轻视危险。这句警示人们要珍惜胜利的机会,不可轻视挑战和危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战争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思熟虑和对人世间纷争的忧虑。它展示了诗人对战争本质和人性的洞察,并通过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权力争斗和政治决策的思考。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并警示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警觉和决心。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历史的镜鉴,传递了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和社会伦理的关注。

  • 《少年行赠袁养直》

    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僮奴晒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 《建隆郊祀八首》

    洁兹五齐,酌彼六尊。致诚斯至,率礼弥孰。以介景福,永隆后昆。重熙累治,帝道攸尊。

  • 《久客和子远用老杜韵》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行此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纵横。

  • 《太湖诗·初入太湖(自胥口入,去州五十里)》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连空淡无颣,照野平绝隙。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疏岑七十二,eH々露矛戟。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树动为蜃尾,山浮

  • 《如梦令》

    九九明词要正。修整亘初元性。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贤圣。贤圣。容许陈如梦令。

  • 《又湖州作(四首·书寄班恕齐·试温生笔,写》

    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