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月华清,中天方好。
更著山光两相照。
星稀云净,玉树惊乌三绕。
广寒风露近,秋光老。
老山高胜,飞尘不到。
亭上仙翁自昏晓。
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
待凭书寄恨,归鸿少。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感皇恩(次韵尚书兄老山堂作)》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月光和山景,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诗中写道:“入夜月华清,中天方好。更著山光两相照。”夜晚的月光清澈明亮,正好在天空中照耀。山光和月光相辉映,更加美丽。“星稀云净,玉树惊乌三绕。”星星稀疏,云彩洁白,如同玉树一般美丽,惊起了乌鸦绕着飞舞。
“广寒风露近,秋光老。”广寒的风和露水靠近了,秋天的光景也渐渐老去。“老山高胜,飞尘不到。”老山高耸入云,胜过其他山峰,尘土无法飞扬到这里。“亭上仙翁自昏晓。”亭子上的仙人从早到晚都在享受着清幽的环境。“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这是一首短小的诗歌,但每个字都韵味十足,令人赞叹不已。
最后两句:“待凭书寄恨,归鸿少。”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借着写信来宣泄内心的痛苦,但又感到寄出的书信能够传达的信息有限,就像归鸿一样稀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对山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对短小诗歌的赞美,以及对书信传达信息的限制的思考,也给人留下了深思。
种植有良法,曾闻老圃辞。灵苗如已茂,恶草自然萎。根本须培养,生枯勿顾思。修身亦如此,於理足堪推。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间万口喧春蚕。子来自南我自北,缭绕东西厌匍匐。块坐不言中有得,谷鸟一声惊昼息。翻然却念友多闻,独有君家好弟昆。啸轩团团朝至昏,古往今来入付论。举来握手眇乾坤,一鼓平沙万马奔。隔墙更唤符夫子,青眼相看忘汝尔。金丸屡堕铜壶冰,欲竟书囊了无底。
每恨纨绮子,交游半博徒。弃家寻有道,舍命事名儒。风雅非难及,今人贵与殊。夜深何所嘱,嘱汝似狂夫。
楚姥昔奔迸,余生脱沈沦。家禽不忍置,信谓妇人仁。空笼欻变化,千载高嶙峋。可待厤湖水,复生桑下尘。
弱干簪头大,鲜葩蜡样横。携来烦稚子,喜甚见重阳。不与浮花并,看渠晚节香。今宵持供圣,一粲动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