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
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欹莲白日迟。
引钵当空时取露,残灰经劫自成池,危栏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甘露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树千寻隔翠微,
给园金地敞仁祠。
讲花飘雨诸天近,
春漏欹莲白日迟。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甘露寺的景色。欧阳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寺庙周围的美景。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参天的树木与翠绿的微光相隔千寻,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寺庙内的金地上建有一座宽敞的仁祠,供奉着慈悲的神灵。
讲花飘雨,意味着春天的花朵在雨中飘摇,使得天地间的距离变得更加近。春漏欹莲,指的是春天的时钟倾斜,使得白日的到来变得稍晚。这些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引钵当空时取露,
残灰经劫自成池,
危栏徙倚吟忘下,
九子铃寒塔影移。
这几句描述了寺庙内的一些景物和场景。引钵当空时取露,意味着僧人在空中挥动钵,取得露水。残灰经劫自成池,指的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残留下来的灰烬自然形成了一个池塘。危栏徙倚吟忘下,描述了一个人倚在栏杆上吟诗,完全忘却了身下的景色。九子铃寒塔影移,指的是九个铃铛在风中发出寒冷的声音,寺庙的塔影也随风摇曳。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甘露寺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欧阳修以独特的视角和诗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寺庙的世界,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和宁静。
人间七月炎云升,碧树黄鹂亦可人。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群鱼戏清川,容貌甚融易。投饵落其间,纷邹忽无次。其来若有召,贪吻动如沸。波间互出没,似亦夸巧智。警跳鳞迸雪,饱泳尾摇翠。安知沧海外,五犗不可致。幸逢观者仁,不与钩网值。庄生昔濠上,尝叹天理遂。利心一以发,所向固多累。我观虽有殊,我得岂去异。
道人颓然寄北窗,愁魔百万一笑降。夜阑酒渴有奇梦,吞楚七泽吴三江。孤村萧萧雨解雪,寒犬噤卧饥鼠啮。拥衾危坐待天明,白首忍穷心似铁。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来时长驱五千里,满目胡尘涨天起。胡尘已息辽海空,班师来谒明光宫。汉家天子耀神武,不知战士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