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国工铸良剑,发白心志悴。
晶荧淬敛余,干莫并犀利。
入匣蛰虬龙,落手慑魑魅。
卫身未足道,适用在一试。
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是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国工铸剑的心路历程及剑的品质。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心志悴,白发指的是国工铸剑的人已经年老,但他的心志依然燃烧着。他在铸剑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这些努力使他的心灵逐渐消磨殆尽,变得憔悴。

晶荧淬敛余,晶荧指的是剑身闪烁的光芒,淬敛则是指剑经过火热的淬火工艺而变得坚硬锋利。余指的是剩余的部分,这里暗示着剑身上的光芒和锋利只是剑的一部分,还有更深层的内涵。

干莫并犀利,干莫指的是剑的柄,犀利则是指剑的锋利。这句诗意呼应了晶荧淬敛余,表达了剑柄与剑锋的和谐统一,使得整把剑都具备了强大的威力。

入匣蛰虬龙,剑被收入剑匣之中,如同蛰伏的巨龙。这句诗意暗喻剑的力量被封存起来,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被解放出来,就像巨龙一样威猛无比。

落手慑魑魅,一旦握在手中,剑就能够震慑恶魔和怪物。这句诗意表达了剑的威力和力量,可以保护持剑者免受邪恶的侵害。

卫身未足道,适用在一试,剑虽然能够保护持剑者,但仅仅卫身还不足以显示出剑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实战中,剑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威力和用途。

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楼兰指的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古国,颉颃则是指楼兰的古代乐器。这句诗意暗喻剑具有与楼兰乐器相媲美的价值,不是虚设的工艺品。

整首诗词以描写铸剑的过程和剑的品质为主线,通过对剑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描绘,表达了剑的威力、价值和用途。诗中运用了比喻、形象和意象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力量感和艺术感。同时,诗词也折射出作者对铸剑工匠精神和剑的象征意义的赞美和敬仰。

  •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 《送卢山人二首》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 《过石门滩》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 《临平道中》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 《句》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