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犹思沐,修途颇梦归。
不惭为吏拙,但恨读书非。
陇上健儿戍,渔阳突骑围。
谁能图战阵,枉是著朝衣。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感事》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和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短发犹思沐,修途颇梦归。
不惭为吏拙,但恨读书非。
陇上健儿戍,渔阳突骑围。
谁能图战阵,枉是著朝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首先,作者提到自己的短发,暗示他已经年老,但仍然怀念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修途指的是官员的职业道路,作者在官场中历经沧桑,却仍然梦想着回归平凡的生活。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嘲和对读书的遗憾。他承认自己在官场上并不出色,但却对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专心读书感到遗憾。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但却被现实所限制。
最后两句描述了战争的景象。陇上健儿戍指的是在边境守卫的士兵,渔阳突骑围则指的是战乱中的围困。作者希望能够参与战斗,但他却只能穿着朝廷的官服,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无法在战场上施展才能的遗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身份和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无奈。它揭示了人生的困境和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银汉倒倾波浪,玉龙怒挟雷霆。雨后遥看更好,斩新泉白山青。
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大钧播万类,飘忽如风尘。为物在世中,倏焉成我身。弟兄与妻子,于前定何亲。生同屋室处,死与丘山邻。彼苍无私力,宵尽已复晨。独有路旁堠,长阅往来人。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巷馆虽席门,轩车尽嘉客。事魏言不从,说楚谋无获。来归隆准公,罄伸图霸策。绛灌竞生妬,讒非相见迫。封金欲拂衣,将举鸾皇翮。豁达英主心,信遇终无隔。小节不掩名,勋庸自辉赫。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