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惊绀发,汩脚沁寒眸。
活壤连千里,封狐媚一丘。
生憎守钱虏,冷诮富民侯。
不厌江西水,长年傍屋流。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感俗》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肠惊绀发,
汩脚沁寒眸。
活壤连千里,
封狐媚一丘。
生憎守钱虏,
冷诮富民侯。
不厌江西水,
长年傍屋流。
诗意:
这首诗词以饱含感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世俗之事的感慨和不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痛惜和憎恶,以及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练而含蓄的语言,将作者对世俗的感触表达得深沉而真实。首两句“回肠惊绀发,汩脚沁寒眸”,通过描写内心的震撼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它们的冷漠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活壤连千里,封狐媚一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社会的庞大和个体在其中微不足道的地位。作者对于守财奴和富有的人的厌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憎守钱虏,冷诮富民侯”。最后两句“不厌江西水,长年傍屋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纷繁俗世的远离之意。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痛触。它抨击了贪婪和不义,并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这首诗词使人们反思现实,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湖山奔辏黛眉攒,湖水晶荧镜面寒。补衮之丝元未尽,西风吹上钓鱼竿。
零露下长洲。云翻海倒流。素娥深、不到西楼。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城外土馒头。人能饮恨不。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林泉适意可忘年,静境寥寥断俗缘。满户清风翻贝叶,半公安处晴日袅炉烟。无尘虚室百生白,隐几安心即是禅。杖策每来乘逸兴,偷闲聊借北窗眠。
三尺清池镜面平,翦刀叶底戏鱼行。吾曹安得如渠乐,傍渚跳波过此生?
上陌行初尽,严城立未开。人疑早朝去,客是远方来。伏奏徒将命,周行自引才。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
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遗泪珠成斛。一D64E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