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兴》

忆昔金门初射策,一日声华喧九陌。
少年得意出风尘,自为青云无所隔。
主人抡才登桂堂,神京进秩奔殊方。
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
有时扼腕生忧端,儒书读尽犹饥寒。
丈夫意气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难。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作品评述

《感兴》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昔金门初射策,
回忆起昔日在金门初次拿起弓箭的情景,
一日声华喧九陌。
一天的声音和繁华喧嚣充满了整个街道。
少年得意出风尘,
年少时得意洋洋地走出尘世,
自为青云无所隔。
自认为能够通向青云之上,无所阻隔。

主人抡才登桂堂,
有才华的人得到了主人的赏识,登上了高位,
神京进秩奔殊方。
他在京城中晋升了官位,奔赴不同的地方。
墨绶铜章竟何用,
然而,那些满身墨绶和铜章到底有何用呢,
巴云瘴雨徒荒凉。
在巴山薄雾弥漫、瘴气弥散的地方,一切都显得荒凉。

有时扼腕生忧端,
有时候,我不禁捏紧拳头,心生忧虑,
儒书读尽犹饥寒。
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却仍然感到饥寒交迫。
丈夫意气到如此,
作为一个有志之士,意气风发,
搔首空歌行路难。
然而,我却在行路的艰难中感到无奈,只能搔首叹息。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寇准对自己经历和人生境遇的回忆和思考。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得意和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官位和荣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他觉得墨绶和铜章等虚名荣誉无法抵挡现实世界的困境,而读书也未能解决他内心的渴望。尽管他怀有壮志豪情,但现实的道路却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使他感到无奈和疲惫。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揭示了人生追求和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儒家学说和社会体制的反思。这首诗词充满了忧虑和无奈情绪,同时也传达了对现实困境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 《经隐叟》

    行蹋门外泉,坐披床上云。谁将许由事,万古留与君。虚洞闭金锁,蠹简藏鸟文。萝景深的的,蕙风闲薰薰。余有世上心,此来未及群。殷勤讳名姓,莫遣樵客闻。

  • 《陈伯量挽诗二乎》

    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薄宦身常隔,高怀骨易仙。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

  • 《悲秋》

    病後支离不自持,湖边萧瑟早寒时。已惊白发冯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悲。枕上数声新到雁,灯前一局欲残棋。丈夫几许襟怀事,天地无情似不知。

  • 《空华严号明海》

    一片虚凝鉴古今,持蠡难测几何深。十三华藏重重现,照彻微尘古佛心。

  • 《寓吴门十首》

    兴阑猛辍凌江棹,重看莺花茂苑春。归自乘流留亦好,浙风淮俗总宜人。

  • 《题阮步兵祠二首》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何公真礼法,甯免疾如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