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晻轰轰有物催,端如鬼驾北溟来。
百昌一种得甘雨,蛇不耆干苕卵摧。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甘雨》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晻晻轰轰有物催,
端如鬼驾北溟来。
百昌一种得甘雨,
蛇不耆干苕卵摧。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的形态和效果,表达了对甘雨的赞美之情。诗人将雨形容为神秘而威严的鬼驾,像北方海洋的怒潮一般汹涌而来。甘雨降临后,百姓获得了宝贵的降雨,使得干旱的土地得到滋润,万物苏醒。蛇也不再因为干旱而破损、凋零。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甘雨的气势和效果,通过与鬼驾和北溟等形象的比喻,增强了雨的神秘感和威力。诗人通过描述甘雨的降临,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景仰和对它所带来的福泽的感激之情。甘雨的降临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滋润,蛇也不再受到干旱的困扰,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的思考和赞美。整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甘雨的真挚情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甘雨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景仰和对其所带来的善意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轩辟因松倒,轩深为竹成。山灵回俗驾,鸟语助诗鸣。客子息肩地,诸公携酒行。白头哀我独,青眼为渠横。
至道不遥只在迩。毫厘差失如千里。道是难来元却易。如相契。一超直入如来地。水火交时为既济。三尸六贼都回避。只此长生仍久视。身口意。化成一点冲和气。
南北更无三座寺,东西只有一条街。四时八节无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
为爱濠梁乐有余,故拈兔颖写成图。秋风忽忆银丝鲙,肠断松江隔具区。
池边刺竹初成屋。拨芳瓮、酒初熟。奈巾车秣马催人速。远又伴、孤云宿。蜗角蝇头相窘束。满眼地、水青山绿。要解别来愁,除是再偎香玉。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